10月12日,紫金礦業公告,公司此前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通過全資子公司收購哈薩克斯坦Raygorodok金礦(下稱“RG金礦”)100%權益。
鑒于協議中約定的交割先決條件已全部實現或豁免,本次收購已于2025年10月10日完成交割,紫金黃金國際現已持有RG金礦100%權益。RG金礦 2023-2024年年均產金約6噸,目前生產運營正常且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有望顯著支撐公司2028年礦產金100-110噸的規劃目標。RG金礦的順利交割使紫金黃金國際旗下在產黃金礦山增至9座。
此前公告披露,本次交易以2025年9月30日為基準日,收購對價按目標公司于基準日“無現金、無負債”原則厘定為12億美元(約合86億元人民幣),具體所需支付的收購對價,由交易各方根據基準日財務報表中現金、運營資金及有息負債等情況據實調整。
官網資料顯示,紫金黃金國際成立于2007年,主營業務為黃金的勘探、開采、加工和銷售,主要銷售產品為金錠、合質金和金精礦。 紫金礦業透露,紫金黃金國際2024年黃金產量1.3百萬盎司(約40.4噸),位居全球第11位;營業收入29.9億美元,黃金收入占比高達94.9%。2022-2024年,礦產金產量復合年增長率21.4%,在全球前十五大黃金開采公司中位列第一,成為行業 “增長先鋒”;2022-2024 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達61.9%。
事實上,在紫金黃金國際系列亮眼表現的背后,是2025年全球“黃金熱”的縮影。今年以來黃金已經37次創下歷史新高,10月8日,現貨黃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關,國內金飾克價突破1160元。
高盛將2026年12月金價預估上調至4900美元/盎司,預計2025年和2026年各國央行的黃金凈購買量將分別平均為80噸和70噸,因為新興市場央行可能會繼續通過增持黃金來實現外匯儲備的結構性多元化。
資本市場上,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正式在港交所鳴鑼,發行價71.59港元/股,市值超過3100億港元。憑借募資近250億,紫金黃金國際一舉成為今年僅次于寧德時代的第二大港股IPO。
如今手握9座金礦,市值超3000億港元的紫金系,背后離不開中國礦業傳奇人物陳景河的掌舵。
據長江商報報道,陳景河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龍巖市,這里人才輩出,最著名的當屬字節跳動張一鳴、美團王興。
上杭縣礦產公司是紫金礦業的前身,當時只有76名員工,靠買賣零星礦產發工資。陳景河獨辟蹊徑,大膽采用投資額低、生產成本低的堆浸技術。
1993年,陳景河在紫金山上挖出了第一桶黃金9.3千克。于是,公司正式更名為紫金礦業。
1993年至2000年,紫金礦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升級,提升開發的科技含量。1997年,紫金礦業宣告由洞采改為露天開采。當年,年產黃金1136.3千克,年利潤2000萬元,堪稱“中國第一大金礦”。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成功登陸H股市場,2008年4月,回歸A股市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A+H”上市公司。
2020年以來,市場對全球復蘇、通脹預期的演繹逐漸走強,礦產等周期品在這一輪中走出向上行情,紫金礦業收獲頗豐,市值也水漲船高。
隨著9月30日紫金黃金國際在港股的正式掛牌交易,公司也形成了以紫金礦業A股為主,藏格礦業(000408.SZ)A股、紫金黃金國際(02259.HK)H股為輔的“紫金系”資本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