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分布?

匿名用戶 | 2017-05-22 11:22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中國處于歐亞板塊的東南緣,與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板塊相接,各地區地質環境差異較大,發展歷史很不相同,區域地質各具特色,這為我國類型多樣、數量巨大的金屬礦床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鐵礦:我國分布有各時代的從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堿性各類巖漿巖,沉積了從太古宙到第四紀各個時代的地層,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鐵礦床.
    沉 積變質型鐵礦床主要產于前寒武紀古老的區域變質巖系中.巖漿晚期鐵礦床與基性、基性-超基性巖漿作用有關.接觸交代-熱液型鐵礦床主要賦存于中酸性-中基 性侵入巖類與碳酸鹽類巖石的接觸帶或其附近.與火山-侵入活動有關的鐵礦床與富鈉質的中性、基性火山巖侵入活動有關.沉積鐵礦床產于新元古代以后各個地質 時期的地層中,其中時代最老的是早震旦世沉積鐵礦床,分布最廣的是泥盆紀“寧鄉式”鐵礦.
    錳礦:我國錳礦絕大多數產于地臺區,只有少數產于地槽中,從成礦時代看,以前寒武紀和泥盆紀的錳礦儲量為最多,分別占32%和30%.
    鉻礦:我國鉻鐵礦均直接產于超基性巖或基性-超基性雜巖體中,有工業價值的含鉻基性-超基性巖體主要為海西期和阿爾卑斯期,其次是前寒武紀和加里東期.
    鈦 礦和釩礦:產于釩鈦磁鐵礦中的這兩類礦產主要受四川攀西地區和河北北部的基性-超基性巖控制.鈦鐵礦砂礦床有濱海沉積、殘坡積和河流沉積等多種成因類型, 成礦時代多屬第四紀.沉積型釩礦多產于揚子地臺和秦嶺-祁連褶皺系的所謂“下寒武統黑色巖系”(即廣義的“石煤”)中.
    銅 礦:我國復雜多樣的地質環境形成了多種銅礦類型:斑巖型銅礦和夕卡巖型銅礦產于會聚板塊邊界;海相火山巖塊狀硫化物型銅多金屬礦在離散板塊邊緣和會聚板塊 邊緣以及島弧環境等均有產出;海相沉積巖塊狀硫化物型銅礦產于大陸殼海西-印支期海相斷裂拗陷帶環境;海相沉積(變質)巖型銅礦產于穩定大陸邊緣裂谷或類 似張裂構造的早期階段;鎂鐵質-超鎂鐵質巖型銅鎳礦產于大陸邊緣和增生褶皺帶邊緣深大斷裂環境;陸相火山巖銅金礦產于活動大陸邊緣火山帶環境.從成礦時代 看,主要是中生代、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其中燕山期成礦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鉛鋅礦:分布廣泛、規模巨大的碳 酸鹽巖型鉛鋅礦床多數產于地臺區,少數分布在冒地槽區,主要分布在湘、桂、粵、滇、川、黔、遼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邊緣.鉛鋅礦分布的地層時代以泥盆紀— 二疊紀為主(46%),其次是前震旦紀(19%)、寒武紀—志留紀(15%)、震旦紀(11%).
    鋁土礦:我國古風化殼鋁土礦都與侵蝕間斷面的古風化殼有關,主要形成于石炭紀,其次是二疊紀.
    鎳礦:我國鎳礦除云南墨江一處屬風化殼礦床外,其余皆為巖漿熔離礦床.該類礦床主要分布在準地臺內部區、過渡區和地槽內部區,以過渡區為主,與超鎂鐵質-鎂鐵質巖體有關,元古宙和海西期是兩個主要成礦期.
    鎢礦:我國鎢礦分布在三個成礦帶:濱太平洋鎢礦帶、秦嶺-祁連山和天山鎢礦帶、三江-喜馬拉雅鎢礦帶.鎢礦與燕山期的中、早期花崗巖關系最為密切,其中尤以燕山早期至關重要.
    錫礦:中國錫礦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天山-大興安嶺褶皺區、古生代華南褶皺系、中新生代濱太平洋褶皺系,以及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許多大、中型錫礦床均產在燕山晚期重熔-再生巖漿作用形成的小巖株、巖枝的內外接觸帶.
    鉬礦:我國鉬礦分布于兩個成礦帶:東部的環太平洋鉬成礦帶和西部的三江褶皺系銅-鉬成礦帶.絕大多數鉬礦床和銅鉬礦床均為中生帶燕山期的產物.
    銻礦:我國銻礦類型主要有:碳酸鹽巖地層中的層控礦床;不規則脈狀銻礦床;中低溫熱液充填交代多金屬礦床,及火山巖層中似層狀、脈狀銻礦床,成礦圍巖多為泥盆系和元古宇,其次是二疊系和三疊系.
    金 礦:我國巖金礦與三個時代的巖漿巖有關:一是加里東期花崗巖;二是海西期的斜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和二長花崗巖;三是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體.由于成礦物質 主要來自古老基底的礦源層,東部地區金礦層控性明顯;而西部地區巖控及深斷裂控制明顯,成礦物質主要來源為基性-超基性巖.
    銀礦:我國銀礦形成于元古宙到中生代的各個地質時期,其中尤其是燕山期,礦床的數量和規模都居于首位.在空間上,銀礦床主要分布在地槽褶皺帶、地臺凹陷盆地,以及活化地臺的火山-沉積斷陷中.
    稀 土金屬礦:內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鐵-鈮礦床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礦床,位于華北地臺與大興安嶺褶皺系交界處,賦礦層位為中元古界淺海相沉積淺變質的白云巖、 板巖和石英巖,與礦化作用有關的巖漿活動為海西期黑云母花崗巖.近年來在我國南方發現的風化殼型稀土礦床具有重要意義,含礦原巖是富含稀土的花崗巖、混合 巖及火山巖,礦床受含礦原巖和地形地貌條件控制,根據稀土元素的賦存狀態,可分為單礦物型和離子吸附型兩種,后者是一種新類型稀土礦床,目前成為我國稀土 的重要來源之一.
    匿名用戶 | 2017-05-22 11:22

相關問題

  • 1
    問: 葉蠟石的產地分布
    答: 葉蠟石礦是我國地質工作較少,地質勘探程度較低、開發利用較落后的礦種之一,所以葉蠟石是一種相對短缺的礦物。中國的葉蠟石礦山多地處福建和浙江兩省。全國葉蠟石年生產能力約14萬噸,其中雕刻葉蠟石產量僅1000多噸。主要生產礦山詳情>>
  • 2
    問: 中國哪個地方的霞石礦產最多?可以是還沒有開發發的。只要探明就可以。
    答: 我國霞長石正長巖分布方向為北東至南西向帶狀分布,北起遼寧、經河北、山西、湖北、四川至云南。除新疆和廣東的二個巖體不在此方向內,其它均在其中,至今共發現巖體14處,總出露面積為157.53Km2。詳情>>
  • 3
    問: 伊利石的分布
    答: 從地理分布上看,中國伊利石粘土礦的產地主要分布在浙江甌海、開化,甘肅天水、西和,河南平頂山,山西洛南,河北邯鄲,內蒙古寧城,貴州貴陽陽關,吉林九臺等地,其中吉林安圖萬寶伊利石黏土礦查明資源儲量14077.7×104t,屬詳情>>
  • 4
    問: 珍珠巖的礦產分布
    答:  從礦帶角度看,珍珠巖礦床分布具有一定集中性,在歐洲,主要是從冰島向南延伸,沿英格蘭、北愛爾蘭、法國中部、意大利撒丁島、希臘的愛琴島、土耳其至東歐匈牙利等的勾形火山地帶分布;另一個地帶為環太平洋帶,它包括新西蘭詳情>>
  • 5
    問: 云母的主要分布
    答: 云母是地殼上的主要造巖礦物之一,分布很廣,約占地殼總量的3.8%,但由于受到生成條件等的限制,大多是一些細小晶體,大片優質云母礦床并不多見。我國云母礦床絕大部分集中在新疆、四川、內蒙和河北,全國已發現產地184處,其中新詳情>>
  • 6
    問: 鋁土礦的種類分布
    答: 基本類型亞類型主要分布地區一水型鋁土礦1)水鋁石-高嶺石型(D-K型)山西、山東、河北、河南、貴州一水型鋁土礦2)水鋁石-葉蠟石型(D-P型)河南一水型鋁土礦3)勃姆石-高嶺石型(B-K型)山東、山西一水型鋁土礦4)水鋁詳情>>
  • 7
    問: 金屬鎢的分布
    答: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全球鎢資源儲量約330萬噸,中國鎢資源儲量最多,為190萬噸,約占全球總量的58%。隨后為加拿大(29萬噸)、俄羅斯(25萬噸)和美國(14萬噸)。世界其他鎢儲量較豐富的國家包括玻詳情>>
  • 8
    問: 云母的主要分布
    答: 云母是地殼上的主要造巖礦物之一,分布很廣,約占地殼總量的3.8%,但由于受到生成條件等的限制,大多是一些細小晶體,大片優質云母礦床并不多見。我國云母礦床絕大部分集中在新疆、四川、內蒙和河北,全國已發現產地184處,其中新詳情>>
  • 9
    問: 鐵礦的地理分布
    答: 中國鐵礦資源豐富,查明資源儲量僅次于巴西、澳大利亞、烏克蘭、俄羅斯,列世界第5位。中國現已探明的鐵礦產地有2000余處,鐵礦石總資源儲量1997年為519.13噸,2007年為613.35億噸,2009年為727.87億詳情>>
  • 10
    問: 蛭石儲量與分布?
    答:  我國蛭石分布較廣,但多分布在我國北部,主要有新疆、河北、內蒙古、遼寧、山西、陜西等省區,在四川、河南、湖北、甘肅、江蘇等省也有分布,主要產于變質巖區。在11個省、自治區發現礦產地30余處,估計資源量近3500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