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召開2017年度工作會議,確定了2017年在兩重工作任務及地質科技創新方面要實現八大目標。
一是支撐服務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組織實施好鄂宜頁1HF井,確保實現獲得日產10萬方頁巖氣工業氣流目標。部署實施好鄂宜頁2井水平井,確保獲得頁巖氣工業氣流,有力促進形成湖北宜昌頁巖氣勘查示范基地,取得實質進展。在湘中地區獲得頁巖氣地質調查成果,力爭實現點火升騰。
二是支撐服務長江經濟帶保護發展,發布支撐服務長株潭城市群發展地質調查報告。依托《長江中游城市群咸寧-岳陽和南昌-懷化段高鐵沿線1∶5萬環境地質調查》項目,支撐服務脫貧攻堅戰,全力保障實現江西贛縣夏潭飲水示范工程目標任務,形成可推廣的飲水示范工程、探采結合井經驗和模式。
三是支撐服務泛珠三角地區發展,推進泛珠三角地區地質環境綜合調查協調聯動,編制泛珠三角地區地質調查報告及成果轉化應用方案,集成環北部灣城市群地質調查系列成果,發布支撐服務泛珠三角地區發展地質調查報告。
四是支撐服務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揚子陸塊及周緣錳、金、鉛鋅礦等調查,提交找礦靶區25處,新發現礦產地2~3處;提交50幅1∶5萬基礎地質圖件。
五是支撐服務防災減災,以三峽庫區交通走廊環境地質調查和武陵山區城鎮地質災害風險評價為重點,繼續推進南方降雨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在山區城鎮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編制1∶5萬災害地質調查示范圖件。
六是發揮學科優勢,聚焦關鍵問題,全面實現科技創新目標,總結宜昌斜坡區頁巖氣賦存機理和富集規律,創新沉積巖區、混雜帶等填圖方法,在揚子陸核區地質演化以及地層古生物、花崗巖成巖成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新進展,完善閃鋅礦銣鍶定年等技術方法并推廣應用。
七是立足中南地區區域地質特色和中心優勢學科,瞄準社會需求和地質科技發展大勢,系統規劃中心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建實中國——西非北非地學合作研究中心,形成一批境外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支撐南嶺花崗巖地質野外觀測基地建設,建成華南花崗巖與成礦作用研究團隊,力爭將局花崗巖成巖成礦地質研究中心建成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科技平臺。
八是發展古生物地層學、花崗巖巖石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學科,深化三疊紀南漳——遠安動物群研究、南嶺花崗巖區域地質與成礦專屬性研究。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