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行業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青海
2017-04-17 10:07 來源:礦材網 編輯:礦材網

 4月8日,青海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據了解,該工作站由三勘院與中國工程院何繼善院士及其團隊協商合作,經青海省科協批準成立。工作站的建立將依托何繼善院士及其專家團隊的科研技術力量,培養一批地球物理勘查行業科技研究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提升物探異常解譯水平和研究能力,整體提升三勘院的物探專業水平,努力在深部隱伏多金屬礦勘查、頁巖氣和地熱等新能源勘查、生態環境監測,以及重大工程建設領域的地球物理勘查應用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為青海省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何繼善院士在授牌儀式上說,青海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要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做好資源的勘查開發。工作站將很好地發揮科研人員的所學所用,努力完成設定的各項任務,為青海的地勘工作盡一份力量。

 王黎明在授牌儀式上講話時指出,何繼善院士是我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在地質勘查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的到來,是送給青海的大禮物,通過像何院士這樣一批知名專家學者的帶動,著力培養一批具有影響力、帶動力的優秀知識分子,能夠為青海的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也是青海未來發展的希望。面對新世紀,青海省要打造四個千億產業,即原材料、新能源、光伏光熱、鹽湖化工產業,這四個千億產業絕大部分需要依托青海的資源優勢來發展。礦產資源是青海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撐,許多領域尚未得到有效的開發,甚至在地質勘查領域還處在初步階段。柴達木是一個很大的聚寶盆,未來青海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要發現,希望這一院士工作站在他和其他科技人員、以及老一代地質工作者的帶領下,培養一大批地質工作者,能夠繼續發掘柴達木盆地、昆侖山、祁連山等的礦產資源。在生態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有序開發和發揮礦產資源的優勢,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上一篇:3月份采掘工業價格上漲、漲幅回落

下一篇:喜訊!廣西樂業發現3條金礦化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