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工作決議有哪些?
2017-06-05 10:52 來源:廣東環境保護 編輯:礦材網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大力推進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工作的決議


(2017年6月2日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


 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于我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17年4月13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東省反饋督察情況。從中央督查反饋意見和我省環境狀況及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看,經過多年的努力,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空氣質量改善走在全國前列,主要江河水質總體良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重點區域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獲得感得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但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環境問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進展緩慢,水污染防治形勢嚴峻,農村環境問題突出,空氣質量達標但不鞏固,部分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不嚴不力。一些地區和部門對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責任擔當不充分,工作推進不細實,統籌協同不得力,環境監管能力不強,未能按時按質完成國家和省確定的環境保護目標任務,一些地區環境問題長期尖銳突出但沒有得到解決。

 根據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精神和省委關于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的統一部署,為大力推進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工作,舉全省之力打好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環保指標圓滿實現,大力創建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努力在綠色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特作如下決議:

 一、健全工作機制,確保中央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到位。落實中央、省委有關各級黨委政府履行環保主體責任的規定,盡快制定環保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建立健全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政績考核制度,完善環保工作新機制。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盡快實施省環保督察,著力發現和解決我省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依法依規對各種生態環境損害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嚴肅查處各種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的督查,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全面落實整改措施,依法依規嚴肅問責。

 二、補齊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以加快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為重點,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的減排效果;深入分析全省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任務未完成及部分污水處理廠未如期建成的原因,針對問題進行工作再部署,確保既定目標任務完成;珠三角地區要采取切實、得力措施,率先完善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盡早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標。要認真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居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選址工作的決定》,破解鄰避效應,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對至今仍未建成的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垃圾處理“一縣一場”項目,要設定最后建成期限,到期未完成的堅決進行責任追究。對未達標的垃圾處理設施及簡易填埋場應盡快列入計劃進行治理,并設定整改目標限期完成。

 三、加強水污染防治。充分認識我省水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增強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扭轉全省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下降的趨勢。全面落實河長制,明確河長責任清單,完善工作機制,健全追責制度,按中央、省委的要求落實各級黨政水污染防治主體責任,確保我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如期實現。全面深入推進淡水河、石馬河、廣佛交界河、茅洲河、練江、小東江等重點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著力推進水質提升、產業轉型升級、重污染企業淘汰、畜禽養殖清理、環保園區建設、河道生態修復等重點整治工作,爭取早日實現消除劣Ⅴ類水體的目標。全面推進城中村水污染治理、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確保如期實現國家、省有關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的目標要求和完成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城中村污水治理的決議提出的目標任務。

 四、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鞏固空氣質量持續向好態勢,全面開展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堅持推進污染總量減排和污染物結構排放控制,加強火電、石化、陶瓷、水泥等高排放行業污染治理,協同控制PM2.5和臭氧濃度,加強極端氣象條件下的大氣污染防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保持大氣質量全國領先。

 五、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法制保障。盡快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健全全省土壤環境監管體系,增強監管能力。實行土壤環境分級分類管控,優先保護耕地土壤環境,加強工業污染場地治理修復,嚴控新增污染,減少污染存量。健全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努力實現我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確保土壤安全,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

 六、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大力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新一輪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環保基礎設施對農村地區的全面覆蓋。加強農村垃圾管理,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保障農村保潔經費和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資金投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加大政府投入,探索和推廣適用、可行、穩定的治理技術,優先選用生態處理技術,研發多種適合我省農村實際的污水處理系統,有效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動畜禽養殖場治污設施配套建設,堅決清理禁養區畜禽養殖。要加強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堅持政府主導、頂層設計、規劃引領,有序開展村莊規劃整治工作,重點整治無規劃、亂建設和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加強農村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和管理,著力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

 七、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快劃定生態紅線,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省“一張圖”,嚴格落實生態空間“一條紅線”管到底的要求。嚴格控制各種穿越或使用生態嚴控區的建設項目,對經依法批準穿越或使用生態嚴控區的建設項目,要加強對其環保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管,決不允許出現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執法,嚴禁違規調整自然保護區范圍,堅決嚴肅處理違法違規項目,嚴格限制涉及保護區的開發建設活動,逐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高自然保護區建設管護水平。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力度,嚴格依法開展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嚴禁違規調整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堅決清理各種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消除飲用水安全隱患。

上一篇:【礦業資訊】5分鐘瀏覽礦業大事(6.5)

下一篇:環保部督查組:1周發現近2000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