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禁止開采新的原生汞礦
2017-08-17 10:35 來源:網易新聞 編輯:礦材網

 8月16日,《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對我國正式生效。我國將采取多種措施,為應對和妥善解決汞污染問題做出更多努力。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汞(水銀)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化工、儀器儀表、電池、照明、醫療器械等領域。但汞釋放到環境后將長期存在,能夠通過大氣長距離傳輸,經生物累積可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顯著不利影響。2013年10月,國際社會就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汞公約》達成一致,中國成為首批簽約國。2016年4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批準《汞公約》。2017年8月16日,公約在中國等締約方正式生效。


 根據環保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門聯合發布的公告,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開采新的原生汞礦,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停止頒發新的汞礦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2032年8月16日起,全面禁止原生汞礦開采。


 一系列致力于減少汞污染的措施也將同步實施,如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生產汞制劑(高毒農藥產品),含汞電池等。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

上一篇:頁巖氣和煤層氣步入產業化商業化生產新階段

下一篇: 環保部、公安部、最高檢掛牌督辦三起廣東危廢非法傾倒至廣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