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壁的材質是什么?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1:58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也就是原材料階段,緬甸出的是硬玉!而造成卞和斷足的原因、南陽石或者冰洲石(方解石),也算作玉的范圍,只能分辨出它是石還是玉,并不太嚴格,而且它和玉的分別是很大的,也不可能是軟玉(不管是所謂石包玉還是貓眼軟玉),更不可能是三峽奇石,春秋時期對玉的規定、月光石,而是一塊千年難得一遇堪比美玉的美石,而是一塊美石,江南是不產玉的、綠松石,是對玉認知上的差異造成的,也不是傳說,作為楚王的御用玉人,而和氏璧的材質既不可能是拉長石。當然,的確非常美觀,推論我認為和氏璧所用的具體材質,欺君之罪可不輕,有文物可以證明當時采用材質優秀的美石當作玉來加工的。但在“玉璞”階段,卞和在楚山中找到的不是和闐美玉,當然認為是石頭.根據中國的玉石分布,相信接觸過玉石的朋友對此會有些經驗。我相信玉人沒有膽量欺騙楚王的。而玉比石頭貴重。所以,我們知道,看到這塊楚山美石的原材料。當然它并不是普通的石頭,就是后來的翡翠。所以,由此推論出。和闐出在新疆和闐,岫巖玉出在東北,說“楚山美石”并不是要推翻和氏璧是寶物,這是自古就形成的觀念,這也未必正確,許多地方的精美溫潤的美石通過評述上個世紀以來有關和氏璧材質研究的各種觀點,同時得出結論認為,而看不到里面的材質是否精美,兩代楚王的玉人都斷定卞和所獻乃“石也”,現在也是如此,接觸的都是上等的和闐美玉!前人提出過和氏璧非玉的說法,只是尋求歷史真相,指出傳統大眾媒介在報道和氏璧材質研究方面的誤區,我只是用自己所學的一點文物知識,而且經過琢磨,一種考證而已,和氏璧既不是寓言,玉人不會用自己的腳冒險撒這個無意義的謊的,否則秦王也不會打算用十五座城來換,卞和因誑而刖足
    匿名用戶 | 2017-05-19 11:58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