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的地層劃分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6:43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一、局部地層層序(相對順序)的擬定1、自然分層自然分層只能在野外進行,對剖面的仔細觀察和詳細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今后一切綜合研究的基礎。根據第四紀沉積物的顏色、巖性、粒度、風化程度、磨圓度、鏡下特征、結構面(不整合面)等變化進行自然分層,只要有變化,就可將其分成不同的層。室內綜合研究時可根據野外分層進行適當的合并。2、層序的擬定二、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原則與方法1.生物地層學原則2.氣候地層學原則3.地貌學方法4.比較巖石學方法5.年代學方法6.古人類、古文化及歷史考古法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原則生物地層學原則氣候地層學原則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方法生物地層學方法氣候地層學方法地貌學方法比較巖石學方法年代學方法古人類古文化及歷史考古法1、生物地層學基本原理利用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間斷性(階段性)對第四紀地層進行劃分和對比。方法:1.利用哺乳動物化石,其他化石作為輔助手段;2.殘余種、更新世特有(化)種、現(新)生種的百分比;3.古人類;4.生物地層學原則是劃分對比第四紀地層的主要原則之一,難點在于難于找到一定數量的有鑒定價值的化石;2、氣候地層學第四紀全球性氣候波動的重要特征是冷與暖...一、局部地層層序(相對順序)的擬定1、自然分層自然分層只能在野外進行,對剖面的仔細觀察和詳細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今后一切綜合研究的基礎。根據第四紀沉積物的顏色、巖性、粒度、風化程度、磨圓度、鏡下特征、結構面(不整合面)等變化進行自然分層,只要有變化,就可將其分成不同的層。室內綜合研究時可根據野外分層進行適當的合并。2、層序的擬定二、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原則與方法1.生物地層學原則2.氣候地層學原則3.地貌學方法4.比較巖石學方法5.年代學方法6.古人類、古文化及歷史考古法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原則生物地層學原則氣候地層學原則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方法生物地層學方法氣候地層學方法地貌學方法比較巖石學方法年代學方法古人類古文化及歷史考古法1、生物地層學基本原理利用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間斷性(階段性)對第四紀地層進行劃分和對比。方法:1.利用哺乳動物化石,其他化石作為輔助手段;2.殘余種、更新世特有(化)種、現(新)生種的百分比;3.古人類;4.生物地層學原則是劃分對比第四紀地層的主要原則之一,難點在于難于找到一定數量的有鑒定價值的化石;2、氣候地層學第四紀全球性氣候波動的重要特征是冷與暖、潮濕與干旱的多次節奏性的波動變化。這種氣候的波動可以引起植物群的遷徙和古地理沉積環境的巨大變化。環境的改變和自然界一系列環境因素的連鎖反應,在第四紀地層中留下了諸多氣候因素的烙印,因此利用氣候標志劃分第四紀地層既可行又可信。可以利用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切標志。(1)冰期、間冰期地層的劃分通常根據地貌和沉積物之間變化的關系來劃分。例如:利用?冰川谷中的谷中谷地貌、冰水沉積物的排列與破壞情況以及不同地貌單元中沉積物的特征劃分地層。以沉積物、生物化石為主要證據,地貌為主要的引證。(2)干、濕氣候地層的劃分A、植物化石B、沉積物C、化學元素氣候地層--干濕氣候地層的劃分A、植物化石草本植物:代表干旱氣候木本植物:代表潮濕、溫暖氣候B、沉積物風成黃土:干旱氣候紅土風化殼、石鐘乳、沖積層:潮濕氣候C、化學元素CaCo3含量的變化:含量高代表氣候干旱,低代表潮濕;AiO2/AlO3比值:比值越小,越濕熱。3、地貌學方法地貌發展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形成一系列層狀地貌,利用分布于這些不同高程地貌的沉積物的研究,可進行第四紀地層的劃分。該方法主要適應于湖、海岸,溶洞以及河谷、階地比較發育的地區。在利用這種方法時,不僅要考慮高程,還要綜合分析沉積物的巖性、結構構造和風化程將可能出現的洞穴高度與其中堆積物時代不協調和沉積物間斷現象排除。4、比較巖石學方法利用第四紀沉積物的顏色、巖性、結構、構造成因和風化程度的差異劃分地層的方法稱為巖石地層學方法。該方法是根據堆積物形成的氣候—時間不同,沉積物的上述特征不同的原則劃分對比地層。主要根據下面幾個指標:(1)顏色沉積物顏色的影響因素很多,如果某個地區露頭主要受時間和風化作用因素的影響時,隨著風化程度的加深,顏色的深淺具有時代意義。顏色深—時代老,顏色淺—時代新深紅色----紅色---紅黃色---黃色---灰色,具有從老----新的地層意義。(2)礫石的風化程度A、風化礫石百分比含量風化礫石未風化礫石B、礫石風化圈厚度平均值均方差(3)重礦物風化系數(K)重礦物主要指相對密度>2.9的礦物最穩定礦物(%)+穩定礦物(%)不穩定礦物(%)+較穩定礦物(%)(K值越大,重礦物組合風化程度越高.)(4)粘土礦物最穩定的礦物高嶺土、伊利石、蒙脫石等常見碎屑沉積物中重礦物抗風化能力分類鋯石、金紅石,電氣石,尖金石、褐鐵礦、黃玉、白鐵礦、銳鈦礦、錫石、獨居石、剛玉、石英、高齡石、石榴石穩定礦物透輝石、透閃石、白云母、綠泥石、黝簾石、褐簾石、綠簾石、金云母、硬石膏、硬綠泥石、夕線石、鉀長石、酸性斜長石較穩定礦物磁鐵礦、赤色礦、鈦鐵礦、符山石、榍石不穩定礦物輝石、普通角閃石、藍閃石、硅輝石、橄欖石、基性斜長石、黑云母、鈉閃石5.年代學方法利用各種年代學方法可直接劃分年代地層,這是目前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國內也力求往這方面發展。年代學方法主要可分為三大類:(1)物理年代法(2)同位素年代法(3)其它方法6.古人類、古文化及歷史考古法由于人類發展在地球各大陸大體相似,石器演化明顯,分布廣泛,研究程度較高,故古人類—考古學資料可用以幫助確定第四紀下限或比較精確地劃分對比第四紀地層。具體方法可利用新舊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及歷史考古資料等,同時結合測年資料。第四紀地層劃分對比的綜合性第四紀地球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的重大變化事件,都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在進行第四紀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時,應綜合考慮在沉積物中保存的各種事件的證據,以巖性記錄為基礎,以各種年代學方法為必要條件,以氣候、古環境與古生物事件作為補充來進行。在實際工作中,應充分利用比較巖石學方法、地貌法建立起局部地區的有效層序,再利用生物地層法和古氣候學法,并參考古人類—考古學成果,較準確地確定第四紀地層的地質年代以及與其它地區地層的對比關系。古地磁法和其它各種第四紀年代學方法,應該而且只有同前述各種方法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第四紀歷史的研究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年代學資料,才能使第四紀地質事件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更為精確和可靠,才有利于對比。展開
    匿名用戶 | 2017-05-23 06:43

相關問題

  • 1
    問: 第四紀的地層劃分
    答: 一、局部地層層序(相對順序)的擬定1、自然分層自然分層只能在野外進行,對剖面的仔細觀察和詳細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今后一切綜合研究的基礎。根據第四紀沉積物的顏色、巖性、粒度、風化程度、磨圓度、鏡下特征、結構面(不整合面)詳情>>
  • 2
    問: 銀礦石的品位和品級怎么劃分的?
    答: 目前單一的銀礦礦石邊界品位為40克/噸;工業品位為80克/噸.最小可采厚度為1米.選冶后交易的銀精礦一般分為1000克/噸、2000克/噸、3000克/噸等幾個品級.國內目前在做的單一銀礦礦山品位一般都在200~300,詳情>>
  • 3
    問: 銻礦的類型劃分
    答: 中國礦床編委會將我國銻礦床分為七類:①碳酸鹽巖型銻礦床;②碎屑巖型銻礦床;③淺變質巖型銻礦床;④海相火山巖型銻礦床;⑤陸相火山巖型銻礦床;⑥巖漿期后型銻礦床;⑦外生堆積型銻礦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將我國銻詳情>>
  • 4
    問: 保溫材料的防火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答: 外墻保溫材料的防火等級劃分1、我國國家標準GB8624-97將建筑材料的燃燒性能分為以下幾種等級A級:不燃性建筑材料:幾乎不發生燃燒的材料。B1級:難燃性建筑材料:難燃類材料有較好的阻燃作用。其在空氣中遇明火或在高溫作用詳情>>
  • 5
    問: 棕壤的亞類劃分
    答: 棕壤根據其主要成土過程所表現的程度和有關附加成土過程的影響可劃分為棕壤、酸性棕壤、白漿化棕壤、潮棕壤和棕壤性土五個亞類。棕壤它是最近似于棕壤中心概念的亞類,相當于美國土壤系統分類中濕潤淋溶土,淡色始成土;聯詳情>>
  • 6
    問: 火成巖按SiO2含量可劃分為哪幾大類.
    答: 巖石主要按成因分為三種:一、巖漿巖(也稱火成巖),它是通過火山噴發等原因形成的,簡單一點說就是,火山噴發出來的巖漿冷卻之后形成的巖石.二、沉積巖是巖漿巖經過風化、水蝕等形成小顆粒,在地面堆積成一層,在經過一系列的地殼變動詳情>>
  • 7
    問: 請問:礦產品等級或礦山資源等級如何劃分的?依據是?資源稅條例中確定的各礦山一句在那?
    答: 天然氣:地質儲量.8<0、松脂巖)礦石(萬噸)≥2000500~2000<500100浮石礦石(萬噸)≥30050~300<50續表序號礦種名稱單位規模大型中型小型101粗面巖(水泥用)(鑄石用)礦石(萬噸)≥10002詳情>>
  • 8
    問: 蛭石的質量等級劃分
    答: 蛭石質量的等級是根據蛭石的膨脹倍數大小、薄片平面尺寸和雜質含量的多少劃分的。但由于蛭石的外觀和成分變化很大,很難進行確切的分級。因此,主要是以其體積膨脹倍數為劃分等級的根據。現將幾種分級標準分別敘述于下: 1.詳情>>
  • 9
    問: 請問蛭石片的規格中:2號片、3號片、4號片……是怎么劃分的,具體尺寸是多少?
    答: 3號片1-2mm,4號片0.5-1mm詳情>>
  • 10
    問: 黃棕壤的亞類劃分
    答:   土類以下的亞類劃分主要根據具有附加過程的特性和是否具有母質殘留特性而劃分為普通黃棕壤、粘磐黃棕壤、暗黃棕壤性土。(1)普通黃棕壤它是最接近中心概念的亞類,土體層次分異較明顯,即O-Ah-Bts-C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