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王衍》的翻譯····急用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2:54

全部答案

(共1個回答)
  • 《晉書 王衍》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姿詳雅.總角嘗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時在京師,造仆射羊祜,申陳事狀,辭甚清辯.祜名德貴重,而衍幼年無屈下之色,眾咸異之.楊駿欲以女妻焉,衍恥之,遂陽狂自免.武帝聞其名,問(王)戎曰:“夷甫當世誰比?”戎曰:“未見其比,當從古人中求之.”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貢,兼聲名籍甚,傾動當世.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為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累居顯職,后進之士,莫不景幕放效,選舉登朝,皆以為稱首,矜高浮誕,遂成風俗焉.
    衍雖居宰輔之重,不以經國為念,而思自全之計.及東海王越薨,眾共推為元帥.衍以贼寇鋒起,懼不敢當,辭曰:“吾少無宦情,隨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處之?”俄而舉軍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與之相見,問衍以晉故.衍為陳禍敗之由,云計不在己.勒甚悅之,與語移日.衍自說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勸勒尊號.勒怒曰:“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謂其黨孔萇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嘗見如此人,當可活不?” 萇曰:“彼晉之三公,必不為我盡力,又何足貴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鋒刃也.”使人夜排墻填殺之.衍將死,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時年五十六.
    ------------------------------------------------------------------------------
    王衍字夷甫,神態(tài)表情清明秀美,風度姿態(tài)端詳優(yōu)雅.童年時間經拜訪山濤(205~283,“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為之)嘆息很長時間,(王衍)離開后,(山濤)目送他說:“是哪個老太婆,生出這么個孩子啊!然而貽誤天下百姓,未必不是這個人哪.”王衍十四歲時在京都,拜訪仆射羊祜(221—278,晉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出身名門,以清德聞于天下),陳述事件情狀,言辭甚是明白清楚.羊祜的名望德行尊貴顯赫,而王衍小小年紀卻豪無屈從卑下的神色,眾人都認為他非同尋找.楊駿(?—291,西晉大臣.因女為晉武帝皇后,受武帝寵信,勢傾天下)想把女兒許配給他,王衍以和他結親為恥,于是假裝瘋癲使自己躲過這樁婚事.晉武帝聽說他的名聲,問王戎(234—304,西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王衍從兄)說:“王夷甫和當今在世的哪個人不相上下?”王戎說:“沒見過當世哪個人和他不相上下,應當從古人中去找這樣的人.”
    王衍已有高才美貌,(又)聰明穎悟如神,常常自比為子貢(姓端木,名賜,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敏而好學,聞一知二,有治才,善辭令,甚至被認為“賢于仲尼”),加上聲威名望很高,今當世之人欽佩敬幕.善發(fā)玄遠之言,只以談論《老子》《莊子》為事.經常握著白玉為柄的麈尾,和(潔白的)手同一顏色.如果所談道理有不穩(wěn)妥之處,隨口就能更改,世人送他名號為“口中雌黃”.在朝在野之人對其一致稱頌,稱之為“一世龍門”.(王衍)歷居顯要官職,后進士人無不仰慕仿效他,推選察舉士人入朝為官,都把王衍作為樣板,高合傲自大、虛浮妄誕,于是成為時風流俗.
    王衍雖然身居宰鋪的重要職位,卻不把治理國家放在心上,只考慮保全自身的辦法.等到東海王司馬越(?—311,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最后的勝利者,西晉后期獨攬朝政)病死,眾人共同推舉他為元帥.王衍因為贼寇(指不斷侵擾西晉的劉淵為首的少數民族部落)紛起(非常)恐懼不敢當此重任,推辭說:“我從小就沒有做官的志趣,只不過按部就班升遷,才做到現在這職位,今天這樣的緊急大事,怎能讓我這本地才能之人定奪呢?”沒過多久晉朝全軍被石勒部隊擊破,石勒喚王公和王衍見面,向王衍詢問西晉潰敗的原因.王衍向(他)陳說西晉遭受災禍與失敗的緣由,(并)說所有謀劃都與自己無關.石勒非常愛慕他(的才華),和(他)談了很長時間.王衍說自己從年少時就不參與政事,希望自己以此免于處置,還勸石勒稱尊號當皇帝.石勒大怒說:“你的名望超過四海之人,身居朝廷重任,年輕時入朝為官,一直做到滿頭白發(fā),怎能說從不參與政事呢?使國家破亡風俗敗壞,正是你的罪過.”(石勒)命左右之人(將王衍)扶出(帳外),對他的同伙孔萇說:“我走過天下的地方也夠多了,卻從沒見過像這樣的人,應該讓他活命嗎?”孔萇說:“他是晉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會替我們盡力,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石勒說:“總之不能用刀殺他啊.”讓人夜里推倒墻埋殺了他.王衍臨死時,回頭(對從人)說:“嗚呼!我輩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從前不效法提倡浮華虛無,合力來匡救天下,還可不至于弄到今天之步田地.”死時五十六歲.
    匿名用戶 | 2017-05-19 02:54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