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安徽海螺集團、金隅冀東、紅獅水泥、華潤建材科技、華新水泥等12家骨干企業齊聚參會,圍繞化解行業供需矛盾、落實穩增長政策、推動產業升級展開深度部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水泥行業穩增長工作座談會,中建材、安徽海螺集團、金隅冀東、紅獅水泥、華潤建材科技、華新水泥等12家骨干企業齊聚參會,圍繞化解行業供需矛盾、落實穩增長政策、推動產業升級展開深度部署。
會議指出,當前水泥行業正面臨需求下滑與產能過剩的雙重壓力,2024年全國水泥產量降至18.25億噸,創十五年最低值,熟料產能利用率僅53%,較全國工業平均水平低23.2個百分點;行業利潤較2019年峰值下降約86%,2025年二季度因無序競爭加劇,盈利再度惡化。

會議明確以《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為指引,以市場化、法治化為方向,通過三方面舉措破解行業難題:
一嚴禁新增產能,從源頭遏制供給過剩;
二規范現有產能,要求骨干企業2025年底前制定超備案產能置換方案,實現實際與備案產能統一;
三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行業質量效益,促進行業平穩運行與升級。
會議強調,骨干企業要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嚴格落實水泥產能置換、規范水泥產能等政策,在2025年底前對超出項目備案的產能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促進實際產能與備案產能統一。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開展區域市場供需平衡研究,組織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做好各地區平均成本調研,為經營者合理定價提供參考,防范低于成本價傾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營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會上,中國水泥協會會長/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表示,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盈利,而未來5-10年國內水泥需求單邊下降趨勢不可逆,實現供需平衡需從 “控供” 入手,核心是控產量、去產能。一方面短期需推進常態化錯峰生產,這是穩增長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長期需通過產能補齊規范產能管理,化解過剩產能,但產能補齊后仍需堅持錯峰生產,才能實現供需動態平衡與可持續穩增長。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