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2016年地球科學與文化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李海清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地質文化理論研究,努力推進地質文化建設,積極開展新時期核心價值觀的宣講,讓新時期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為繁榮地質文化、推動地質調查工作科技創新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原黨委書記畢孔彰、國務院參事蔡克勤、長安大學黨委書記杜向民等嘉賓應邀參會。會議由中國地質圖書館黨委書記蔡綱主持,館長劉延明及其他館領導班子成員全體出席。
會上,李海清作了題為《不忘初心 沿著地質先輩的光輝足跡繼續前進》的講話。他強調,地質先輩們不僅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物質財富——建立了百年地調基業,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形成了百年地質文化。要以紀念中國地質調查百年為契機,推進地質文化建設。把踐行新時期地質工作者核心價值觀作為當前地質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深入開展新時期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要以地質大講堂、宣傳欄,包括報紙、網站在內的新媒體等為宣傳載體,積極開展新時期核心價值觀的宣講,讓新時期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要進一步加強地質文化理論研究,努力推進地質文化建設,為繁榮地質文化、推動地質調查工作科技創新發展提供理論支撐,緊緊圍繞中國地質調查局提出的“全力支撐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務國土資源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為下一個地調百年譜寫新的篇章。
歐陽自遠作了《地球“死亡”與“毀滅”》的主題演講,生動地講述了地球對于生命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地球生命面臨的主要威脅,用科學思維和辯證方法去分析問題,破除偽科學和迷信,呼吁大家共同珍惜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與會代表圍繞“回溯百年滄桑史,共敘地調人文情”這一主題,分別從新時期地質工作者核心價值觀、地質調查百年歷史、中國地質圖書館歷史、地質文化建設與發展、地質百年教育理念與精神、地質科學傳播、地質人文情懷等方面,回顧了100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工作走過的風雨歷程和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豐功偉績,探討了地學文化對激勵地質工作者報效祖國的重要意義以及新時期地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本此研討會正值紀念中國地質調查工作100年及中國地質圖書館建館100年期間。追溯地調百年歷程,探討地調人文精神,恰逢其時,立意深遠。會議的成功召開,對于繼承“三光榮”傳統,弘揚“李四光”精神,營造踐行新時期地質工作者核心價值觀的氛圍,激勵廣大干部職工以全新的眼光、全新的姿態、全新的舉措投身“十三五”地質調查工作主戰場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地質行業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研討會由中國地質圖書館主辦。來自國土資源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學會、北京市地勘局、河南省地礦局、湖南省地勘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報社等30多家單位的學者及學生代表近120人聆聽大會報告。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