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6個部分、18條政策措施,旨在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有力支撐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夯實找礦基礎
創新“訂單式”“眾籌式”地質調查模式
《若干意見》首先提出,要強化戰略找礦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礦產資源規劃的銜接,發揮好規劃引領和管控作用,持續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深入推進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川南頁巖氣勘查開發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川東北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推動川西硬型鋰礦高質量勘查開發,切實提升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供能力。
《若干意見》還提出,四川將科學合理制定實施《四川省1:50000礦產地質調查規劃(2025—2030年)》。圍繞川北金錳礦、川東鉀鹽、攀西銅鐵稀土礦、川西南磷鉛鋅銅礦、川西鋰鈹錫金銅礦等重要成礦區帶部署一批基礎地質調查項目,力爭到2030年我省重要成礦區帶1:50000礦產地質調查覆蓋率達到或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此外,《若干意見》還創新提出“訂單式”“眾籌式”地質調查模式。加大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加快石油、天然氣、頁巖氣、釩、鈦、磷、鋰、金、銅、錳等我省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鼓勵市(州)人民政府結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自主開展礦產資源勘查。
助力綠色發展
統籌開展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
如何強化儲備利用,助力礦業綠色發展?《若干意見》提出要推動構建礦產品儲備、產能儲備和礦產地儲備相結合的省級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體系,爭取國家在川建儲備庫,探索礦業權收儲;開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鼓勵企業提升綜合利用率,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外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差別化管理政策,統籌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內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統籌資源要素保障,大力發展釩鈦、稀土、鋰電等優勢產業,大力培育礦業產業集群。
優化營商環境
實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若干意見》提出,四川將健全以財政投入為引導、各級國企積極參與、社會各方競相參與的戰略找礦投入機制;二是支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鏈主”企業開展產業并購,培育具備全國競爭力的礦產資源龍頭企業;三是優化審批流程強化礦業用地用林用草保障,針對礦山企業從取得礦業權到正式投產用地用林用草等審批周期長問題,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重點項目清單,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實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進一步提升礦業項目審批效率,縮短項目落地周期,為礦產資源供應鏈穩定提供前置保障。
加強科技創新
聯合開展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
加強科技創新突破找礦技術瓶頸。《若干意見》提出,要落實《四川省科技支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方案》,將重大科技難題分批納入省級科技計劃。支持省屬地勘單位與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創建礦業產業創新聯盟,整合產學研資源,聯合開展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集中力量突破找礦核心技術與裝備瓶頸,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提升戰略找礦質量和效益。此外,《若干意見》還提出要推動找礦突破行動“走出去”,鼓勵省屬地勘單位和重點頭部企業積極開拓重點省份及國際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業務,深度參與全球資源市場競爭與合作。
此外,針對礦業權圈而不采,開發利用不足等問題,《若干意見》提出探索“限定最高報價+方案比選”等競爭性方式出讓礦業權,減輕企業資金負擔,避免因高價競得礦業權而壓縮勘查開發投入。同時,加強礦業權動態管理,強化礦業權出讓合同管理,嚴格執行探礦權續期核減面積要求,按照國家規定探索提高礦業權占用費。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