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家中國能源公司躋身世界500強,卻與“暴利”無緣
2017-07-21 10:38 來源:第一財經 編輯:礦材網

7月20日晚,《財富》世界500強名單正式對外公布,今年上榜的中國企業總計達115家,其中中國大陸公司109家。10家新上榜的企業為安邦保險、恒力集團、陽光金控、阿里巴巴、碧桂園、騰訊、蘇寧云商、廈門建發集團、國貿控股集團和新疆廣匯。主攻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的20余家中國能源公司繼續強勢占據該榜單。但是,營收額巨大只是一方面,相比金融、汽車等,能源企業早已不是“賺錢”機器。

在這份榜單中發現,引領中國企業登陸今年《財富》500強的公司依然是國家電網,排名全球第二,與去年名次一致。中石化和中石油則分別位列第三、第四。進入榜單的中資能源公司還包括:南方電網、中海油、中化集團、中國化工、中國華信、恒力集團、中國華能、神華、陜西煤業化工、潞安、山東能源、國家電力投資、華電、大唐、國電、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冀中能源、山西焦煤、延長石油以及新疆廣匯等多家企業。

這份榜單中,排名最靠前的民企為華信能源,本次以437億美元的營收列第222位,比去年晉升了7個名次,這也是中國華信連續第四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總部設在上海的中國華信官網顯示,這家低調的公司由葉簡明于2002年創立,擁有兩大管理集團公司,7家一級投資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總計員工約3萬人。該企業立足歐洲油氣終端,獲取上游油氣股權和權益,并設有專業的獨立貿易商團隊,實現能源一體化的業務運作。同時,中國華信也控股銀行、參股重要財團,重點投資航空、飛機制造、特種鋼、食品等企業。位于江蘇蘇州的民企恒力集團則側重于化工化纖領域,西部企業新疆廣匯的主要業務則涵蓋石油、天然氣以及汽車銷售等。

由于500強的排名是按照全球企業2016年的總營業收入來進行的,因此未必能全面反映他們的實際經營狀況。據《財富》雜志的披露,國內多家能源企業去年營收雖大,卻出現了一定的虧損。20多家中國能源公司中,最大的虧損額高達2.544億美元,最少的也虧損了2260萬美元。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相比之下,部分海外能源企業的虧損幅度更高。

排名世界500強第152位的墨西哥石油,虧損達102.56億美元,德國意昂集團虧損93.44億美元,巴西國家石油和康菲石油、挪威國家石油、斯倫貝謝則分別虧損48.38億美元、36.15億美元、29.02億美元、16.87億美元。

石油產業的不景氣是致使多家石油企業業務不振的核心因素。在《財富》500強的另一份“賺錢”榜單中,僅國家電網一家入圍,反超的主要是工商銀行、建行、農行、招行等中國金融公司。

國家電網在《財富》500強總榜單中排名第二,實際盈利為95.71億美元,與全球排名22的工商銀行(盈利418.839億美元)相差懸殊。而這一現象并非中國公司獨有,因為全球真正賺錢的前50大公司中,除了國家電網之外,也僅存英國國家電網、埃克森美孚以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等三家能源公司。

油價不高這一外因是石油企業難以在近年來實現高盈利的一大原因,而運營能力、當地政策、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會讓曾經的“暴利”獲取者不再風光。

以墨西哥石油為例,2016年該公司的石油產量僅為215.4萬桶/日,同比降低了5%,也是自1981年以來的最低值。而墨西哥政府的預算削減更是讓原本已陷入低谷的這家公司難有起色。以煉油業務為例,一般情況下,全球的煉油廠利用率應在78%左右,但墨西哥石油公司僅有56%的利用率。陳舊的設施加之投資額不足,使該公司的改造空間還很大,如Salamanca、Salina Cruz和Tula等三家煉油廠就急需技術升級。

上一篇:【礦業資訊】5分鐘瀏覽礦業大事(7.21)

下一篇:新聞聯播把1/6時間留給這則新聞 打了誰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