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礦產資源開發環境本底數據更新調查”項目工作人員日前奔赴北疆地區,開展了2017年礦產資源開發環境野外查證工作,并完成了300余處礦山開發環境要素的實地調查。
該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承擔實施。本次野外調查涉及烏魯木齊、昌吉、阿勒泰、塔城、克拉瑪依、博爾塔拉、伊犁、巴音郭楞、吐魯番等9個地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55個,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野外調查中,項目組工作人員頂著烈日翻越了天山山脈,克服了重重困難。特別是在臨時駐地精河縣遭遇6.6級地震后,項目組及時調整了野外工作方案與行車路線,確保了隊員人身與車輛安全。據統計,野外施工隊單車最高里程數為7200千米,所有車輛總里程數超過2萬千米,實地調查內容涉及礦山開發狀況、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含復綠工程)、礦山地質災害、礦山環境污染等。在往年采樣工作的基礎上,項目組繼續開展了各礦種大/中型尾礦庫樣品采集工作,共采集銅礦、鐵礦等尾礦砂樣品50千克。此外,項目組還開展了多處大型礦山調研,進行了礦山拍照和記錄,為二級項目有關科普教育圖書的編纂積累了第一手素材。
本次野外工作的順利完成,將進一步提高項目成果數據質量,為成果數據入庫、成果圖數據編制等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接下來,項目組將根據野外調查結果對室內解譯成果進行整理與修改,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提交成果數據。圖為野外調查現場。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