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光伏行業上游關鍵原材料之一,多晶硅市場正迎來關鍵性變局。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8月6日,多晶硅價格指數為46500元/噸,月漲幅高達34.78%。同日,多晶硅期貨主力合約日內漲幅達4%。
政策積極信號亦不斷釋放。有業內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推動整個行業止損盈利,關鍵在于頭部企業嚴格履行自律限產措施,進而達成去庫存目標。價格獲得有效支撐后,多晶硅行業方能步入穩定有序發展階段。
短期內多晶硅價格或維持高位運轉
近期,多晶硅價格一路上行。百川盈孚數據顯示,在連續多周虧損后,多晶硅毛利潤自2025年第29周(7月21日至7月27日)由負轉正,達到2816.11元/噸后,仍有上行趨勢。
銀河期貨預計,8月多晶硅產量可能增加3萬噸左右,多出市場需求1.5萬噸至2萬噸。
百川盈孚預計:短期內多晶硅市場將維持高位運行,漲價持續性將由后續新訂單落地量決定;多晶硅市場P型料均價維持在每噸3.4萬元至3.8萬元,N型料為每噸4.3萬元至4.9萬元。
隆眾資訊光伏玻璃分析師高玲則認為:8月多晶硅行業供需差或將進一步加大,行業庫存將持續走高。不過,預計政策層面收儲將進一步落地,對于供給側收緊有一定改善,價格方面的整體預期將轉向穩中偏強。
“反內卷”積極信號密集釋放
“有必要再總結一下:市場化兼并重組+政策強制約束+技術淘汰機制。”8月4日,一位多晶硅上市公司高管在微信朋友圈就“反內卷”的主要措施作出點評。
市場化兼并重組涉及到落后產能淘汰。一家硅料龍頭企業相關人士透露,7月29日,一場硅料頭部企業閉門會議在北京召開。雖然外界傳聞此會議與硅料行業并購重組有關,但該硅料龍頭企業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一切以官方發布為準。
雖然該閉門會議就并購重組的商議進展尚不為外界所知,不過,上海證券報近日曾報道該并購重組方案的主要交易思路。記者從業內獲悉,頭部硅料企業正籌劃出資設立一個類似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行業組織。該組織的形式為一家基金或資管機構。它將通過調節硅料價格獲得利潤,用利潤清償相關債務,化解企業累積的投資風險。該組織力爭年內完成全部機構設立及并購重組工作。
政策強制約束則聚焦合理定價。7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價相關內容、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健全價格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等三方面內容。
“已在第一時間看到。”一家光伏集團高管表示,此前“反內卷”的抓手就包括價格法第十四條等法律條款對于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的相關規定,而價格法的修正將進一步為“反內卷”提供助力。
技術淘汰機制則主要指通過提高行業標準倒逼落后產能出清。7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座談會,強調要“加強光伏等重點行業治理,以標準提升倒逼落后產能退出”。7月2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議提出倡議,要“修訂多晶硅能耗標準,推動落后產能出清”。
8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2025年度多晶硅行業專項節能監察任務清單》,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照通知要求抓緊組織實施,于9月30日前將監察結果報送至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業內預期此舉可能與摸底多晶硅行業能耗現狀、修訂多晶硅能耗標準有關。而多晶硅能耗標準的提升,有望成為“反內卷”去產能的抓手之一。
頭部企業積極限產或為破局之路
多家頭部硅料企業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7月15日,通威股份公告稱,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49億元至-52億元。
何為破局之道?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認為,眼前行業最迫切的問題是優先消化庫存,然后低負荷達成以銷定產。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硅料行業整體開工率為39.23%,較去年有所下滑。
呂錦標表示,自去年6月起,多晶硅行業便開始執行降負荷生產策略,但仍有部分企業維持滿負荷運行,導致庫存積壓。今年1至6月,每月銷售的10萬噸硅料中,超過90%的份額由前6家頭部企業占據。未來,關鍵在于這些頭部企業能否優先降低庫存,并繼續根據當季需求實施低負荷生產。
在他看來,在終端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若龍頭企業下決心停產銷庫存,然后嚴格執行以銷定產,可支撐下半年的保本運營。在光伏下游產業鏈條中,多晶硅環節集中度高,最具可調節性。若多晶硅領域能夠率先擺脫困境,進而逐步帶動全行業共同突圍,是理想的情況。
一家多晶硅上市企業高管表示,全行業正集中減產,以抵御底部風險。目前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尚未達到100%。等行業穩定后,公司再調整開工情況。
另有一家多晶硅上市公司董秘透露,公司已大幅降低產能。面對當前情況,公司決定將戰略重心轉向加大對多晶硅產能的技術投入,致力于優化技術工藝,全力降低生產成本和物耗。
此外,頭部硅料企業正在籌劃產業并購重組,以期清退產能并化解企業債務。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消息稱,產能整合若能如期落地,多晶硅產能或將減少至230萬噸/年左右(目前行業總產能約335萬噸/年),開工率仍須維持在60%以內,多晶硅年度供需才能保持基本平衡。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