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粉末涂料行業正處于成長期
2025-11-05 11:34 來源:中化新網 編輯:礦材網

11月4日,2025粉末涂料與涂裝行業年會在江城武漢召開,來自各級政府領導、企業家、專家學者及業界同仁500余名代表,圍繞專業、高效、創新、綠色的發展理念,凝心聚力,共商粉末涂料與涂裝的發展大計。

QQ20251105-093405.jpg

據中國化工學會涂料涂裝專業委員會和全國涂料工業信息中心統計,2024年我國熱固性粉末涂料銷量265萬t左右,比上年度增長6. 6%。綜合來看,多數粉末涂料企業在2024年實現了凈利潤的提升,主要歸因于原材料價格回落帶來的成本壓力緩解,整體毛利率水平有所改善。此外,部分企業還受益于銷售收入的增長以及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帶動了行業整體利潤逐步修復。總體來看,粉末涂料行業仍處于成長期,但粗放式增長階段已基本結束。

中國化工學會涂料涂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吳向平指出,2024年是中國粉末涂料與涂裝行業在復雜環境中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的關鍵之年。當前,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的核心動力,為行業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新挑戰。這一年,隨著國家“兩新”政策(新基建與新消費)的逐步落地,消費市場活力增強,產業升級加速,綠色轉型成效顯著。這一年,隨著“源頭替代”工作的不斷推進,涂料與涂裝行業步入綠色發展新時期,越來越多的新興領域開始關注并轉向粉末涂裝,市場上“漆改粉”乃至“水轉粉”的呼聲日漸升高。盡管粉末涂料傳統應用領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隨著新興領域的不斷涌現,粉末涂料與涂裝抓住了新的風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這一年,行業綠色制造體系不斷鞏固和發展,已有10余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或省市級綠色工廠。這一年,中國粉末企業出海布局加速,已經有近20家企業在海外落地生根,不斷拓寬國際視野,與世界一流企業同臺交流,共謀發展。中國粉末涂料與涂裝行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繼續引領著全球粉末涂料與涂裝行業發展。

吳向平強調,盡管當前房地產市場需求處于低谷,但“漆改粉”的轉型浪潮卻在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卷材、集裝箱、輸水管道等多個領域激發了粉末涂料需求的顯著增長。隨著國家生態環境部門大力推進源頭替代,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推進建設適宜高效治污設施,深入實施精細化管控,全面治理減排VOCs已經勢在必行。業界也逐步興起了以“能粉不水,能水不油,油推高固分”的原則,穩步推進大、中、小企業實施源頭替代,倒逼涂裝廠采用粉末涂裝,這一現象近幾年逐步增多,必將帶來“液轉粉”的加速,綠色發展為粉末涂料行業創造了最佳機遇期。

中國化工學會副秘書長胡杰在會上致辭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并強調“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化工等行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這為粉末涂料行業的結構優化與科技自強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政策動力和發展信心。

涂料涂裝專業委員會作為中國化工學會最早設立的分支機構之一,在引領行業發展、開展技術交流與培訓、搭建服務平臺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粉末涂料行業的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未來,專委會將進一步強化科學普及工作:一方面面向公眾,生動展示科技創新如何賦能美好生活;另一方面服務決策,為政府部門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優秀創新成果獲得更多支持,實現更大發展。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化工學會涂料涂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狄志剛在會上致辭指出,近年來,圍繞涂料涂裝產業升級、綠色創新的政策正持續落地,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實施,帶來了卓有成效的變化,“建設美麗中國”也早已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過去的一年,伴隨著經濟形勢的穩步復蘇以及國內外市場環境的風云多變,粉末涂料與涂裝行業走得極不平凡。從研發生產到市場銷售,從環保措施到安全監管,粉末行業既抓住了時代的機遇,也承受著復雜的挑戰,行業內外克服重重困難,總體實現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實屬不易。

狄志剛表示,未來若干年內,傳統涂裝應用領域將轉型升級,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海洋保護開發等重大部署的深入落實,預計將釋放出數萬億級的內需市場空間,粉末涂料面臨的市場機會和空間將越來越大。當然也要正視粉末自身短板,小、散、臟、亂的現象還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全行業務必要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一方面緊跟當前的國家環保大趨勢,有能力有條件的盡快進入工業園區,并且趁轉型之機,抓內部管理,淘汰落后的工藝和設備,努力與現代化綠色工廠接軌,另一方面注重以人為本,打造適合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注重年輕一代的技術與管理人才的培養。企業應形成凝聚力,以經營求發展,以管理增效益。全行業應當自覺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抓住機遇,通過合規、高質量引領全球粉末涂料與涂裝行業發展。 


上一篇:今年供暖季能源供需總體平衡 群眾溫暖過冬有保障

下一篇:多家鋼企加速擴產!多個新建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