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價連續下跌新規落地疊加短期調整
2025-11-04 10:21 來源:全球地質礦產信息系統 編輯:礦材網

 2025 年 11 月 3 日,長江現貨 1# 鈷均價報 396000 元 / 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 2000 元,在近期高位震蕩格局中出現階段性調整。此次價格變動恰逢多項行業新規落地與新能源產業結構調整關鍵期,短期多空因素交織下,鈷價走勢引發市場關注。


 短期回調核心原因:供需預期與政策擾動共振


 1. 供應端增量預期釋放


 國內再生鈷供應迎來政策驅動下的增量突破。11 月 1 日《鋰離子電池編碼規則》正式實施,“一池一碼” 追溯體系打通電池回收全鏈條,合規回收渠道的退役動力電池供應量顯著增加,2025 年再生鈷產量預計可達 1.8 萬噸,占總供應量比重提升至 15%,短期緩解原生鈷需求壓力。同時,海外礦山投產進度超預期,洛陽鉬業 KFM 銅鈷礦二期擴建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達產后將新增 1.5 萬噸 / 年鈷產能,市場對未來供應寬松的預期升溫。


 2. 需求端短期調整與技術替代壓力


 盡管 10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表現強勁,比亞迪、零跑等車企交付量創歷史新高,但動力電池行業進入短期庫存消化期。頭部電池企業前期備貨充足,11 月以來采購節奏放緩,以消化現有庫存為主。疊加 11 月 1 日生效的外貿新規對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出口的許可管理,部分三元鋰電池出口訂單存在短期調整,間接影響鈷需求釋放。此外,高鎳低鈷技術持續推進,中高端車型三元電池鈷耗量穩步下降,長期需求增長預期受到一定抑制。


 3. 大宗商品市場情緒謹慎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呈現謹慎態勢,投資者對工業屬需求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盡管新能源產業長期增長邏輯未改,但短期受全球經濟復蘇動能分化影響,資金對鈷等工業金屬的配置趨于保守,進一步放大了價格的短期波動。


走勢展望:短期震蕩不改中長期支撐邏輯


 短期內,鈷價或維持區間震蕩。一方面,再生鈷供應增量、電池企業庫存調整等因素仍將帶來階段性壓力;另一方面,國內鈷社會庫存已降至歷史低位,截至 10 月中旬僅 2800 噸,庫存消費比低至 0.3 個月,大幅限制價格回調空間。市場需重點關注 “一池一碼” 新規落地后再生鈷實際供應量,以及動力電池企業補庫節奏變化。


 長期來看,鈷價高位運行的核心邏輯未變。全球鈷市場已連續多年處于供應赤字狀態,2025 年供需缺口預計達 12.2 萬噸,缺口率接近 50%。剛果(金)作為全球 76% 鈷產量的供應核心,其嚴格的出口配額政策將持續收緊全球供應,2026 年全年配額僅為 2024 年實際出口量的 44%,供應收縮已成定局。


 需求端,新能源汽車、儲能電池等產業的長期增長仍將支撐鈷消費。三元鋰電池在高端車型、長續航車型中的核心地位短期難以替代,疊加航空航天、高溫合金等傳統領域需求穩定增長,2025 年全球鈷需求有望突破 30 萬噸。此外,國家將鈷列為戰略性礦產資源,鼓勵企業構建 “海外資源 + 國內精煉 + 終端應用” 一體化產業鏈,政策紅利將進一步增強市場對鈷價的長期信心。

上一篇:廣西日報:堅決推動廣西礦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美媒:中國從未擁有過這般程度的海運鐵礦石定價權,將開始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