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寧政府引導當地印染企業改進污水處理設施(上圖為處理前的工業廢水,下圖為企業負責人展示處理后的工業廢水)。
“毒江”、“黑江”、“臭水溝”……長年污染,讓粵東僑鄉母親河練江“臭名遠揚”,兩岸居民飽受其苦。一年多來,當地政府關停數百家印染企業,從源頭綜合整治練江污染,記者連日實地調查看到,這種鐵腕治污已初顯成效,練江有望洗去“臭名”,但離徹底治愈仍有艱難歷程。
練江是潮汕地區三大河流之一,歷史上,練江清澈見底、水質甜美。明清時期,沿岸先民乘船順流而下,直達汕頭,再從汕頭換乘紅頭船遠赴東南亞,使得練江流域成為中國重要僑鄉,如今在海外有數百萬僑胞。
伴隨著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長期直排練江,至21世紀90年代中期,練江水質迅速惡化,臭水橫流。
中國環保部2016年1月通報練江污染情況稱,練江揭陽(普寧)段大多為黑臭水體,污染嚴重長期未得到改善,紡織印染等高耗水、高排污型中小企業眾多,偷排廢水、非法處置污泥等問題突出。
整治練江成為當地、乃至廣東省政府的重要課題,連年列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廣東省長馬興瑞今年8月赴粵東調研水環境綜合整治時表示,廣東將研究論證并制定韓江、榕江、練江流域和相關水庫水資源的綜合調度方案,實現三江流域間水系連通,增加生態補水,改善流域水質。
揭陽、普寧當地政府也多方求策問計,請來德國治水專家引入萊茵河的跨流域治理經驗,謀求整治練江污染。
中共揭陽市委常委、普寧市委書記張時義在記者采訪時表示,流入練江的水是“九滴污水,一滴清水”,經調查論證,工業污染是連江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普寧因此不惜關停取締非法印染印花企業258家,嚴格管控65家有牌證印染印花企業的廢水排放量,引導企業改善治污措施。
作為普寧當地支柱產業,2016年,普寧紡織服裝產業產值達1066.5億元人民幣。為從源頭治污,普寧官方痛下決心,一次性去除印染企業總產能的67%,使得練江流域工業廢水日排放量由25萬噸削減為8.5萬噸。兩年多來,更有162人因污染環境被刑拘。
作為普寧整治練江污染的關鍵,普寧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正加緊建設,籌劃當地印染企業全部入園,實現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多家相關企業主向記者表示,將嚴格依政府部署入駐園區,共同努力要回練江一河清水。
記者走訪練江看到,兩岸白鷺鷥鳥成群結伴,隨處可見。當地環保專家告訴記者,練江整治初顯成效,第一步實現了去臭,樹立了信心,但下一步絕不能放松,否則將前功盡棄。
張時義表示,練江污染問題由來已久,整治壓力巨大,下一步的難題是河底清淤,具體方案科研部門還在研究制定。希望印染企業加快優勢資源整合,淘汰落后設備,實施技術改造,民眾增強環保意識,共同維護好生態環境。




新手指南
我是買家
我是賣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