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畢節地質災害:或為高位崩塌轉化為碎屑流
2017-08-29 08:48 來源:科學報 編輯:礦材網


 8月28日上午11時許,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張家灣鎮普灑社區發生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于當天緊急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并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地方開展救災工作。專家分析稱,此次災害或為高位崩塌轉化為碎屑流。


  


 中科院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蘇立君告訴記者,崩塌以豎直運動方向為主,滑坡以水平方向滑動為主,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此次地質災害具備了崩塌的特征,即發生的坡體較陡,且一開始變形運動即已解體,然后崩落,災害為高位崩塌轉化為碎屑流的可能性大。


 據蘇立君介紹,貴州所處的云貴高原,歷史上構造運動就比較活躍,地質條件比較復雜,且山地丘陵所占比例較大,歷史上滑坡災害就比較多。畢節地區以喀斯特地形和高山丘陵為主,區內地勢西高東低,山巒重疊,河流縱橫,超過10千米的河流即有近200條。河流長期的下切作用改變了坡體形態,形成了易發生滑坡的地形地貌條件。


 蘇立君稱,山地表面、坡上覆蓋較厚的堆積層是較容易發生滑坡的條件,而畢節地區的地表堆積物也比較豐富。“如果降水的浸泡,基巖面有一定坡度的話,在這個地方形成比較大的水壓力,就會沿著基覆界面發生破壞。”蘇立君表示。通過查看當地天氣預報信息,蘇立君發現,本月畢節地區降雨量并不大,且發生破壞前兩天沒有降雨,但本次滑坡是否與降雨有關,還需通過實地考察才能準確判斷。


 同時專家也強調,此次發生的崩塌式災害,預防難度大。


“這類突然的崩塌,前期的變形一般都較小,所以我們基于變形的手段進行監測的話,一方面預警值不好確定,不知道什么時候,在什么變形值下會發生災害;另一方面是災害特別突然,到了一定臨界條件突然破壞,預警難度比較大。”蘇立君解釋道。

上一篇:雙臺風過后江門陶企很“受傷”:20余家陶企停產

下一篇:吉林對廢鋼等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進行環保檢查